搜索

耀世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400-123-4567
Q Q:1234567890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会议︱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史与马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3-08-24 12:58:19 作者:佚名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而马来西亚华人又是世界上最多的海外华人群体,也是海外最早开展华文教育的地区。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史见证了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现代化转型全过程。正因为华文教育不断在地化发展,才推动了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从舶来移民文化逐步发展为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体系庞大的现代马华文化。因此,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史是窥探马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窗口。

11月1日,由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由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家莫泰熙,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令狐萍,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盛静,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韩晗等学者联合发起的“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族群认同与多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因为新冠疫情,此次会议以腾讯会议形式举行。来自武汉大学、马来亚大学、南方大学、拉曼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二十余位学者与会。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马来西亚现代华文教育先驱们的事迹与活动”、“马来西亚的早期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马华文化的历史资源的现代化转化”、“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如何走出历史、面向未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本文择要归类,以飨读者。

从林连玉、陆庭谕到莫泰熙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源远流长,是马来西亚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方式。但是现代华文教育还承担着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争取文化权利的历史责任。以林连玉、陆庭谕与莫泰熙三位华文教育家为代表的现代华文教育先驱及他们接力运营的“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在马华文化教育事业当中起着重要的领军作用。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副教授以《林连玉的古体诗词与自我形象》为题,探讨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先驱林连玉(1901-1985)的文学创作。生于中国福建永春、客居马来的林连玉以团结教师、捍卫华文教育、争取公民权以及促成“三大机构”成立而为人所称道,被尊为“马来西亚现代华文教育之父”。除此之外,林连玉还是一位古体诗词作家,而这个身份长期被学界所忽视。终其一生林氏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与古诗词,大部分都曾在新马各大报章副刊发表。其诗作多是生活中吉光片羽的记录,虽然很大程度上表现他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真实面貌,但却为我们提供了走入他内心世界的凭据。证明了即使是有血性的文化斗士,其内心深处也有不可避免的迷茫和脆弱,因此,林连玉的诗词为大家展现了一个感性、完整的“马来西亚现代华文教育之父”的形象。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先驱、著名侨领林连玉先生(1901-1985)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助理教授林志敏、叶秀清则以《抗争与坚守之间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之反思——兼悼陆庭谕老师》为题,从23年前自己师从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先驱陆庭谕先生并在陆先生讲授的“马来西亚教育史”课上所撰写的课堂报告出发,谈到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直以来的发展困境,再反观当前面对的新挑战,重新省思“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概念界定。认为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更应当继承陆庭谕先生的遗志,坚守核心原则,调整行动策略,变通而不失其正,致力于开创未来。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泰斗陆庭谕先生(1930-2020)

作为目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领域仍然健在的元老之一,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前首席行政主任莫泰熙则以结合自身所经历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奋斗史,以《马来西亚的华人与华文教育》为题,追溯自己亲身经历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进程,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旨演讲。在莫泰熙看来,华文教育的坎坷发展之路也是一代代同仁为华文教育事业戮力前行之路。面对各种打压、种族的同化与社会不认同等不利因素,大家为推广华文教育虽九死而未悔。

最后莫泰熙指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目前仍面临统考文凭不被承认、华文小学数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但只要大家视华文教育为根,保持对中华文化的热忱,华文教育就能世代流传,华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了让我们子孙永远比较像华人”。

马六甲:见证马来西亚的早期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

马六甲又称满剌加,是世界的港口重镇,更是海上丝路的地理要冲。六百年来,马六甲在东西世界文明对话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也成为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马华文化的重要起点,可以说是马来西亚文脉所系之地。以马六甲为中心,探讨马来西亚的早期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点。

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教授王润华以《郑和登陆马六甲以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多元教育创新》进行主旨演讲。王润华认为,作为曾经的殖民地地区,在长期的霸权话语之下,过去一直片面地认为是西方人在推动马六甲文化发展,现在新的相关史料证实了,华人在当中做了很多推动工作,尤其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更是源于马六甲,可以说马六甲是华文教育与马华文化的共同起点。

位于马六甲的郑和文化馆

王润华从不同时期的历史案例出发,深入揭示了马来西亚华人之于马华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积极意义。一是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典范,郑和船队协助当地人击败外来侵略者,建立了马六甲王朝;二是马六甲的峇峇文化,这是海外华人落地生根本土化的重要代表;三是马六甲的英华学院,这在私立华文学校教育中具有开创性的模范作用;四是印刷出版文化在马六甲的勃兴,英国传教士米怜《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创了华文期刊之先河;五是从马六甲出发的近代中国革命,对中国现代史影响深远;六是马六甲近代翻译事业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火车头”;第七则是马六甲地区传教士们以及华人文化活动家们的学术活动,成为了现代汉学的起点,并奠定了现代汉学的传统。当中特别指出了“英华学院”的重要意义,如今香港历史悠久的传统男校英华学院(又称英华书院),正是1843年传教士理雅各自马六甲迁来,马六甲时期的英华学院,是中文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这里不但诞生了世界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本中文基督教读物《劝世良言》、第一本中文圣经,还诞生了第一本马来文圣经、第一本华英字典。马礼逊从广州带到马六甲的刻工梁发皈依基督教,成了第一个华人牧师。时任校长理雅各是一位著名汉学家,他完成的《四书》英译至今还是海外汉学研究者引用的标准译文。

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英华书院

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安焕然以《软实力和硬实力:郑和下西洋与满剌加》为题,从满剌加(马六甲王朝)对明代中国朝贡体制的参与及建交,探析“德”与“威”的相得益彰,证明了“软实力”(德)需要有“硬实力”(威)的支持才能行之四海并发挥实质效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满剌加之于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的生根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它构成了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生根的重要起点。因此,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海上丝路”将带动中国继续深入世界,我们需要回望历史,形成更多的历史对话。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范若兰以《传教士与华人移民:基督新教在华南和英属马来亚之间的传播》为题,详细介绍了近代基督新教在马来西亚经历的点种、广播、扎根三个传播阶段。曾经的“英属马来亚”是多族群和多宗教社会,也是移民社会,新教传播受到已有根深蒂固宗教信仰的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的抵制。故而很多马来西亚基督新教差会是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其位于欧美的母会,一个是位于华南的次母会,这种双重关系连接起华南与马来亚基督新教的密切联系。扩大到南海区域来看,基督新教分布在南海的华人移民社区,与华南形成密切的新教传播网络,充分体现了东南亚区域宗教发展的整体性、联系性与多样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当中不少传教士与华人教会工作者以马六甲等地区为中心,以兴办印刷出版与服务华文教育等事工形式,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通与马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马华文化的历史资源的现代化转化

马华文化经历了数百年发展,形成了内涵深邃、积淀丰厚的历史资源,历史资源如何通过文化产业、文学创作等实现现代化转化,从而推动马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本次会议大家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谢雅卉以《基于冰山理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妈祖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模式》为题,从美国心理学家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妈祖文化品牌发展模式,并以马来西亚妈祖庙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三个国家六间妈祖庙为研究对象,借助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工作之后认为,东南亚妈祖品牌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可行性发展方向,对外部分应通过妈祖文创IP来推广妈祖文化产业品牌发展,以创意作为传播手段,推进各类妈祖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形式来推广;而对内则应积极推动东南亚妈祖文化品牌核心内涵的形成。

实际上,马华文化的历史资源还进入到文学创作当中,成为马华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马来西亚籍副教授庄薏洁以《“获取符号资本”的历史重构:马来文学、马英文学与马华文学的族群叙事及其马共历史的建构》为题,从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法国社会理论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域,结合斯蒂芬·格林布莱特的新历史主义观点,探讨马来文学、马英文学与马华文学三者的关系。认为在具有民族寓言形式的创作之下,这些作品透过族群关系的叙事来言说、诠释与建构马共历史,继而表述各自想象的家国。当中部分作品将马共历史标杆化与符号化,使得相关历史对于族群关系叙事变成一种符号资本的运用,也是一种族群“自我救赎”实验。认为寓言形式的选择固然是作家的美学手段,但也是国家断裂的历史,更是特定历史时期族群的具体精神哲学。

马来西亚槟城华人宗祠

1969年爆发的“五一三事件”是马来西亚华人族群抗争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这次事件之后,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大大提升,促进了华人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华人族群的自我觉醒,被称之为“马华的‘五四运动’”,因此这个事件也成为了当代马华作家笔下的重要创作素材。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李树枝以《女性、女性身体、创伤、种族政治:马华吕育陶、傅承得、叶贝思的“五一三事件”文学叙事及其指涉意涵》为题,透过女性、女性身体、创伤以及种族政治这四项视角,以知名马华作家吕育陶、傅承得、叶贝思笔下的 “五一三事件”创伤的文学叙事隐喻为对象。认为“五一三事件”以及其之后一系列文化同化政策和种族政治偏差政策在文学作品中有如下两重指涉,一是指涉了诸多种族政治偏差政策对个别的马来西亚华人族群冲击,促成了“感时忧族”情感的形成;二是它们亦指涉了更大的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公民性甚至马来西亚国族/国体的“感时忧国”。因此,三位作家笔下的“五一三事件”文学叙事堪为马华伤痕文学叙事主题类型的成功范例。

本次会议的发起人暨召集人韩晗以《从“华夷风”论建构“马华学”何以可能:基于一个解域的视角》为题,探讨了马华文化历史资源的总体性问题。他从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提出的“华夷风”这一概念入手,指出其背后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全球化存在形态的反映。认为目前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研究已经体系完备,形成了超越区域研究与族群研究的框架,涉及的对象十分广阔且不局限于某学科、方法和范式的“马华学”呼之欲出。如何以解域的视角审视“马华学”并建构“马华学”的范畴,关键在于以文化而非族群或地域研究为核心。就方法论而言,因为“马华学”在研究立场上处于“自我/他者”之间,因此在研究对象上必须超越“地域/族群”差异,而在研究观念上则需要沟通“东方/西方”。如何推动马华文化历史资源的现代化转化,服务于更为开阔的“马华学”研究,是未来马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如何走出历史、面向未来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绵延数百年至今,当中经历了各种艰难曲折,是马华文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与推动力。在全球化时代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如何调适自我、除弊革新,真正地走出历史、面向未来,从而推动马华文化的有序发展?这是本次会议中大家积极讨论的另一个问题。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陈奕平教授以《族群政治与文化权力: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思考》为题,围绕华文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而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发展机遇虽然总体向好,但族群不平等却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华文教育发展不断面临着族群关系、华人社群变化和教育机构关系变动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其核心是族群政治的影响。上述挑战不仅制约了华人母语教育权利的实现,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其实华文教育是华人保持族群特性的重要方式,也是华人传承和发扬华族文化的主要平台,因此,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未来必须要解决好族群平等发展的问题。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

目前马来西亚只有一部分大学开设华文课程或设立中文专业,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博特拉大学是其中之一。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现代语言暨传播学院副教授洪丽芬以《从博特拉大学中文课程看马来西亚中文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为题,探讨了马来西亚中文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她立足博特拉大学中文系课程设置,调研比较马来西亚现有九个中文学士课程,认为它们都均延续了中文教学的传统特色。尽管各中文系科目数量不一致,基本内容大同小异,毕业生基本能够从事任何中文或文学相关的工作,但这却陷入了同质化的竞争。因此,未来马来西亚中文高等教育应当突破现有既定范围,拓展至教育和其他相关交叉学科的应用领域。

厦门大学是第一家在马来西亚开设海外分校的中国大学,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已成为了马来西亚中文高等教育重要的新生力量。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金美副教授以《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学生汉语方言及语言习得问卷调查分析》为题,调研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2016级本地和大陆全体学生、2017级本地学生,对这些学生习得各类汉语方言如粤语(马来西亚通称“广东话”)、闽南语(马来西亚通称“福建话”)、客家话等和各类语言如汉语普通话(“华语”)、马来语、英语等的起始、过程和完成情况以及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的现有水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分析其汉语方言和语言习得的历史和现状,探究其成因和短板,同时联系并对比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国家语文政策,探寻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的相应对策。

“独中”(即独立中学)是由马来西亚华人民间赞助维持而筹办的中学总称,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民办教育体制。因为华文不是马来西亚官方语言,华文中学在马来西亚独立后全被改制为国民型中学,而不接受改制的就称作独立中学,其运作经费全靠自筹。曾担任过多家独中校长的马来西亚资深华文教育工作者、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博士生李保康以《文化传承及认同是“独中”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独中”华文教学现况初探》为题作了报告,他聚焦于“独中”的华文教学,梳理了“独中”的华文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认为应将中华文化传承的聚焦点从“需不需要传承”逐渐转移到“传承什么文化、怎么传承文化”上来。因此应当加强文化传承的力度,既能展现中华文化兼容并赅的能力,也能进一步坚实马来西亚华人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从而使得华文独中得以永续经营。他赋予“独中”华文教学“独”以独特的含义,希望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展现更深厚的底蕴,在未来可以更坦然更有自信的面对其他族群,进行良性友好的沟通。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教授王建红认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应当与其他形成文化认同的手段相结合,形成语言教学与文化培育的复合力量。他以《东南亚华裔幼童华人身份养成———以马来西亚槟城闽粤华人为例》为题,将史学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探讨了马来西亚槟城闽粤华人形成文化认同的方式。作为闽粤华人较早移民的海外区域,槟城数百年来始终拥有系统较为完整的华人社区。中国原乡故里的宗族组织、民间神祇以及建筑群落等日常生活空间的“复制”,成为当地华人身份形成的重要文化源头,而中华生活习俗及其价值习得使华裔幼童的华人身份获得真实感。与此同时,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祭祀仪式、口述历史等等又促进了文化意义的再生产,让华裔幼童华人身份认同感得到延续,这是华文教育之外推动华人社群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因此,除了语言之外,文化与价值也是塑造个体与族群身份的关键,这是今后推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

热线电话:400-123-4567
电子邮箱:admin@youweb.com
Q Q:123456789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备案号:
耀世娱乐-耀世平台-耀世加盟站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02-2017 耀世-耀世平台-耀世加盟站 版权所有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