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79版《茶馆》,对于是之先生的演绎感到敬佩,特别是三个老人撒纸钱那一段,但我不知道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麻烦大家提点一下,谢谢。
就是“像”字,是之先生极像一个茶馆掌柜,或者说就是开茶馆的掌柜,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收放自如没有表演痕迹存在。
同样思考过这个问题,先看个视频吧。
《圆桌派》何冰 谈 于是之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5923652274384896我们经常在介绍一个演员演什么角色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XXX饰XXX
但是到了于是之这里是“饰”就变成“是”了。
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他真实,真实的让人相信他就是王利发,这已经足够说明这个角色是多么的成功了。
我同样思考过“具体好在哪?”这样的问题,如果指望一个人战在观众的角度去分析,我相信也能分析出让人信服的种种具体原因, 但是也同样也包含着“观众”对于这种“大演员”的崇拜、夸大甚至是臆想,这种分析的真实性可想而知!
要真实且具体,那就要从演员自身出发去分析。(以下所有事例均出自于是之散文集《情泉》第二辑“谈戏录”)
一、从生活中可以探寻的人物参照
青年王利发:于是之小时候对门有一个洋车场子,有一个那时的年轻人,黄白镜子脸,脖子正面的甲状骨突出,穿的白下褂瘦而且长,领子颇高,走路很有特点,特别的利落洒脱,于是之觉得青年王利发就应该像他那样才好。
中年王利发:同院的陈大爷,是小学里看门房的,精明能干,穿着干净,总显出一种“食少事烦”的状态。第二幕中王利发的手便是从这位陈大爷身上“剽窃”来的。
老年王利发:东风市场的一个小茶馆,在和曹禺谈《雷雨》创作的时候,发现了茶馆的老掌柜,这位老掌柜按时过来续水,续完水便回炉边坐下,像是睡着了,一切都像是出于习惯。这对于是之演老王掌柜很有帮助。
二、演员自信的建立
除了从生活中寻找角色的影子,于是之在文中还提到,合适的手势对于角色的重要性(贴完莫谈国事以后手上有浆糊,所以一直扎挲这)走路的步态,再深入角色,丰富角色。生活细节对于角色创作的帮助。
“送儿媳,孙女去解放区” 怎么演,这是悲剧但是不演 悲,演的是对“悲”的“控制”。不是概念化的,这里有演员的理解,导演的要求,人物的内心的结合。
“三个老头话沧桑”虽是对旧社会的控诉,但是不能演“压抑”演“痛苦”而是使这场戏显的曲折,含蓄。
可见,再强的演员也要“抓把手”使角色立体起来。
以上就是我寻找到的问题的答案,如果还要具体那真的就没法再说了,硬说也可——都是绝活。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台词足够写一篇论文来,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知网看看,有关“于是之”“王利发”“茶馆”的论文,期刊实在太多。
“王利发是什么时候想死的?”一个这样的问题,从1958年首演到1992年谢幕,于是之一直在想。从这就能看出老先生是怎么对待角色的。
焦版《茶馆》可以说空前绝后,说到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了,导演,演员,时代,团队,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不能说《茶馆》全靠先生一个人撑着,黄宗洛的松二爷,蓝天野的秦仲义,郑榕的常四爷,哪个不是把角色演的淋漓尽致啊!
从散文中不难看出,先生是一个极谦虚的人,没有用太多的篇幅去讲茶馆或者是王利发这个角色,甚至在文中用“请同志们指正”这样的话谈自己的艺术理解,这样的演员怎么能不让人爱。
我写了这么多也不如视频中何冰老师的几句话讲的明白,也许这就是要修炼的地方吧。
在线客服
客服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